欢迎访问陕西春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致力于为您提供专业的节水灌溉服务
农田水利是农田专用的小型水利工程,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通过对农田水分的调节,能够改良生态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农田水利涉及到的领域有水力学、农学、土木工程以及气象、地质等多种领域,主要发挥灌溉和排水两大功能。每年的夏季和秋季容易发生洪水和干旱灾害,由于农田水利措施的不完善,面对灾难的肆虐,广大农民只能等待、祈祷老天爷开恩搭救。农业灌溉技术是用一定的设施给土壤补充水分,水肥一体化灌溉改善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农民们能够依据降雨量、土壤水分和农作物的需水量进行合理调配水资源。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水肥一体化灌溉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喷枪或喷头形成喷灌、均匀、定时、定量,喷洒在作物发育生长区域,水肥一体化灌溉使主要发育生长区域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用地膜覆盖田间的垄沟底部,引入的灌溉水从地膜上面流过,并通过膜上小孔渗入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进行灌溉,这种方法称作膜上灌,水肥一体化灌溉在新疆等地已大面积推广。采用膜上灌,深层渗漏和蒸发损失少,节水显著,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不需再增加材料费用,并能起到对土壤增温和保墒作用。在干旱地区可将滴灌管放在膜下,或利用毛管通过膜上小孔进行灌溉,这称作膜下灌。这种灌溉方式既具有滴灌的优点,又具有地膜覆盖的优点,水肥一体化灌溉节水增产效果更好。
作物吸收营养可以用两张“嘴巴”来完成,一是根系,二是叶片。根是“大嘴巴”,叶片是“小嘴巴”。大量的营养元素是通过根系吸收的。叶面喷肥只能起到补充作用。施到土壤中的肥料怎样才能被送到作物的“嘴巴”里呢?那就是肥料必须溶解后才能被送到作物的“嘴巴”里,不溶解的肥料作物是“吃不到”的,等于白施。也就是说,根是作物的“嘴”,水是肥料的“腿”,如果没有“腿”,肥料是不会“走入”作物的嘴巴里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灌溉根据作物需肥需水规律和数量将肥料溶入到水中,定时定量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最集中的土壤区域,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随时将水分连同养分直接送到作物的“嘴”里,使作物渴了就喝、饿了就吃;还可以减少因挥发、淋洗而造成的水肥浪费,从而大大提高水肥的利用率。
提高抗旱减灾能力和改变我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现状的需要。临洮县是一个典型的灌溉农业区,目前灌区内农田灌溉网已基本形成,较好的发挥了灌溉作用,但大多数骨干渠道为六、七十年代修建,水肥一体化灌溉田间工程配套不完善,建筑物老化、破损,渗漏严重,水资源浪费严重。通过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将管灌、微灌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到田间,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可有效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从根本上改变我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提高灌区农业抵御旱灾的能力。
1.肥料溶解与混匀:施用液态肥料时不需要搅动或混合,一般固态肥料需要与水混合搅拌成液肥,水肥一体化灌溉必要时分离,避免出现沉淀等问题。2.施肥量控制:施肥时要掌握剂量,注入肥液的适宜浓度大约为灌溉流量的0.1%。例如灌溉流量为50m3/亩,注入肥液大约为50升/亩;过量施用可能会使作物致死以及环境污染。3.灌溉施肥的程序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选用不含肥的水湿润;第二阶段,施用肥料溶液灌溉;第三阶段,用不含肥的水清洗灌溉系统。总之,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项先进的节本增效的实用技术,水肥一体化灌溉在有条件的农区只要前期的投资解决,又有技术力量支持,推广应用起来将成为助农增收的一项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