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春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致力于为您提供专业的节水灌溉服务
提高抗旱减灾能力和改变我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现状的需要。临洮县是一个典型的灌溉农业区,目前灌区内农田灌溉网已基本形成,较好的发挥了灌溉作用,但大多数骨干渠道为六、七十年代修建,农田灌溉田间工程配套不完善,建筑物老化、破损,渗漏严重,水资源浪费严重。通过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将管灌、微灌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到田间,农田灌溉设备可有效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从根本上改变我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提高灌区农业抵御旱灾的能力。
滴灌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器,农田灌溉将水和作物需要的水分和养分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的灌水方法。滴灌不破坏土壤结构,土壤内部水、肥、气、热经常保持适宜于作物生长的良好状况,蒸发损失小,不产生地面径流,几乎没有深层渗漏,是一种省水的灌水方式。滴灌的主要特点是灌水量小,灌水器每小时流量为2-12升,因此,一次灌水延续时间较长,灌水的周期短,农田灌溉可以做到小水勤灌;需要的工作压力低,能够较准确地控制灌水量,可减少无效的棵间蒸发,不会造成水的浪费;滴灌还能自动化管理。
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不同需求进行“薄、浅、湿、晒”的控制灌溉,农田灌溉既节约用水,又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改变了以往水稻大水漫灌、串灌的旧习惯。它不需增加工程投资,只要按照节水灌溉制度灌水即可。“薄、浅、湿、晒”(薄水插秧、浅水育秧、分蘖前期湿润、分蘖后期晒田)、“旱育稀植”(旱育旱栽,稀植,适当补水)等技术均属这一范畴,近年已在广西、吉林等10多个省、自治区大面积推广。一般每亩可节水100m3,增产稻谷25kg,效益显著。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已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应在水稻区大力推广。江苏、上海、浙江等经济条件好的地区采用铺设暗管系统进行控制灌溉和田间排水,农田灌溉有利于节水、节肥和作物生长,为实现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我国农村传统的灌溉为大水漫灌,施肥方法主要是经验施肥,没有充分考虑到土壤本身养分养况和农作物生长所需养分,往往大部分肥料随着大水而流失,造成了投入高,产量低,农产品品质下降,农田灌溉效益下降。更为严重的是,长期的大水漫灌及施肥造成了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地板结,环境污染,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耕地面积不到世界的1/10,但氮肥和磷肥用量却分别为世界总用量的30%和26%,在单产相近的情况下,氮、磷肥用量分别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05倍和1.86倍;农业污染量已占全国总污染量的1/3~1/2。造成农田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化肥、农药、农膜等的污染,这些污染不仅影响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同时也造成农业资源的极大浪费。农田灌溉设备科学有效地开发、保护、利用农业资源是21世纪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控制温度和湿度。传统沟灌的大棚,一次灌水量大,地表长时间保持湿润,不但棚温、地温降低太快,回升较慢,且蒸发量加大,室内湿度太高,易导致蔬菜或花卉病虫害发生。因滴灌属于局部微灌,大部分土壤表面保持干燥,且滴头均匀缓慢地向根系土壤层供水,农田灌溉对地温的保持、回升,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室内湿度等均具有明显的效果。采用膜下滴灌,即把滴灌管(带)布置在膜下,效果更佳。另外滴灌由于操作方便,可实行高频灌溉,且出流孔很小,流速缓慢,每次灌水时间比较长,土壤水分变化幅度小,故可控制根区内土壤能够长时间保持在接近于最适合蔬菜、花卉等生长的湿度。由于控制了室内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农田灌溉可明显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进而又可减少农药的用量。
水肥一体化是实现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要求。一方面由于农村庭院绿化、林带防风固沙、退耕还林还草等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诸多措施,因缺水灌溉,举步维艰;另一方面由于地表水短缺,开采地下水补充灌溉可能导致水土资源极不平衡,加之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程度加快。农田灌溉设备从这几个方面来讲,农田灌溉设备只有实行节水灌溉,走高效节水之路,才能彻底改变农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