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春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致力于为您提供专业的节水灌溉服务
水肥一体化技术,指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水肥一体化灌溉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水肥一体化灌溉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水肥一体化灌溉水的利用率可达95%。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水肥一体化灌溉工程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其不足之处是滴头易结垢和堵塞,因此应对水源进行严格的过滤处理。
智能水肥一体化浇灌控制系统涉及到农业物联网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水肥一体化灌溉工程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我国的农业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由传统的充分灌溉向非充分灌溉发展,该水肥一体化系统主要面向农田,园林,温室农业等领域的日常灌溉控制和管理而设计,并通过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达到降低人力成本,水肥一体化灌溉提高自动化生产效率,节约水资源的目的。该水肥一体化系统具有实用性和良好的展示性,水肥一体化系统硬件具备良好的稳定性,以及防水、防潮、抗高温的能力。
灌溉设施是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政府对农业节水灌溉项目建设的投入不足,在节水工程项目上有照搬国外研究内容的现象,有的并不符合国情,致使很多设备搁置不用,造成很大的浪费。另外,水肥一体化灌溉工程在建设项目上重新建灌区工程和室内模型研究,轻农田生产试验,使一些研究虽然建立了模型,但由于没有在材料和加工工艺上下功夫,经不起实践的检验,难以形成产业化进入市场,起不到指导生产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遵照党中央的指示,水肥一体化灌溉工程将制约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短缺这个因素,当做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努力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科学节水和灌溉,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道路。
水肥一体化灌溉工程喷灌几乎适用于除水稻外的所有大田作物,以及蔬菜、果树等。它对地形、土壤等条件适应性强。但在多风的情况下,会出现喷洒不均匀,蒸发损失增大的问题。与地面灌溉相比,大田作物喷灌一般可省水30%~50%,增产10%-30%。水肥一体化灌溉最大优点是使农田灌溉从传统的人工作业变成半机械化、机械化,甚至自动化作业,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但在多风、蒸发强烈地区容易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有时难以发挥其优越性,在这些地区进行喷灌应该对其适应性进行进一步分析。
由于农业生产效率低,农民收入水平低,全国一半以上的耕地没有灌溉保障。水肥一体化灌溉工程其中大部分仅按低标准进行了节水改造,2/3的有效灌溉用地仍采用传统的落后方式。因此,国家应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和补贴,特别是加大节水灌溉资金的投入。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努力发展节水农业,推进节水灌溉。如果国家和地方政府能够从不同层次和渠道加大投入,水肥一体化灌溉工程运用政策正确引导农民,积极采取各种综合措施,引导人民群众兴办节水灌溉工程,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这将使节水成为可能灌溉工程很快就走上了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